世界高血壓聯盟把每年的5月17日定為“世界高血壓日”,自2016年以來世界高血壓日主題均為“知曉你的血壓”。2015年調查顯示,我國18歲以上人群高血壓的知曉率僅為51.6%。中國醫師協會高血壓專委會、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國家心血管病中心倡議在今年世界高血壓日開展“18歲以上知血壓”行動。
我國共有成人高血壓患者2.7億,高血壓是心腦血管疾病的最重要的危險因素,被稱為影響人類健康的“無形殺手”。要控制心肌梗死、腦梗塞、腦出血、腎功能衰竭等惡性心腦血管事件,控制好高血壓是其中重要一環。
血壓是指人體血液在血管內流動的時候,沖擊血管壁而引起的壓力。當心臟收縮輸出血液,血管能承受大的壓力,被稱為“收縮壓”,也就是高壓;當心臟放松的時候,血液因為血管本身具有的彈性所以仍然會繼續向前流動,此時血管承受低的壓力,也就是“舒張壓”,俗稱低壓。
高血壓通俗的說就是人體收縮壓和舒張壓升高所帶來的一系列的改變,它不僅是單指血壓的升高,還指因為血壓升高引發的人們心、腦、腎臟等重要器官的損害。收縮壓≥140mmHg或舒張壓≥90mmHg(非同日3次測量),即可診斷為高血壓。
1、遺傳因素
大多數高血壓的患者都有家族病史
2、精神緊張
精神緊張是造成高血壓的一大因素。現代人的壓力越來越大,精神緊張其實也是高血壓非常重要的原因。
3、愛吃鹽及鹽加工食品
攝入食鹽多者高血壓發病率高。
4、不運動或少運動
5、肥胖
肥胖是導致高血壓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太胖脂肪過多,對血管造成一定的擠壓,當管道被擠壓以后,動力源需要加大動力才可能使原來的循環達到流通,動力源動力加大,管道壓力也會隨之加大,就形成了高壓。
6、吸煙
吸煙會引起高血壓。目前認為主要是因為煙草中所含的劇毒物質尼古丁所引起的。尼古丁能刺激心臟和腎上腺釋放大量的兒茶酚胺,使心跳加快,血管收縮,血壓升高。
高血壓有兩種類型,一是原發性高血壓,二是繼發性高血壓。
原發性高血壓
是一種以血壓升高為主要臨床表現而病因尚未明確的獨立疾病,占所有高血壓患者的90%以上。
繼發性高血壓
又稱為癥狀性高血壓,在這類疾病中病因明確,高血壓僅是該種疾病的臨床表現之一,血壓可暫時性或持久性升高。
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
包括以下措施:
①減輕體重。減輕體重可使血漿中去甲腎上腺素及腎上腺素降低,因而使血壓下降。
②限制飲酒量。少量飲酒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但過量飲酒對身體有害無益,調查表明,飲酒者血壓高于不飲酒者。那么限制飲酒限制到什么程度?即白酒每天不超過10毫升,葡萄酒每天不超過50—100毫升。
③限制鈉鹽攝入。人體攝入過多的鈉鹽,可造成體內水鈉潴留、血容量增多,且導致血管平滑肌腫脹,血管腔變窄,血管阻力增高,從而導致血壓升高,所以在生活中吃菜要淡些,不能太咸。
④增加體育活動。體育鍛煉可以減輕體重,降低血脂,降低血壓。但活動要適量,過量運動有時可導致猝死,特別是對于老年人。老年人最適合的體育活動是步行,另可進行太極拳、太極劍等之類的鍛煉,中年人除上述體育活動外,還可選擇跑步等。一般來說,運動到你的年齡加心跳等于170就可以了。
⑤健康的飲食習慣。包括多進食水果,水果中含有豐富的鉀離子,而血鉀過低可導致血壓升高。多食蔬菜、魚類。魚類蛋白有降低血壓及預防腦卒中的作用,減少脂肪攝入特別是減少動物脂肪攝入量。另外,還要注意補鈣,膳食中鈣不足可使血壓升高。含鈣較高的食物有芹菜、新鮮的油菜、蘑菇、木耳、蝦皮、紫菜等。
⑥正確處理日常生活中與工作中的應激事件。腦力勞動者要注意勞逸結合。實際上前面所述的高血壓的非藥物治療,對高血壓的預防起到極大作用。如注意勞逸結合,積極參加文體活動,腦力勞動者要堅持做一定的體力活動,這樣有利于維持高級神經中樞的正常功能,避免因功能失調而致血壓升高。要保持樂觀的情懷,開闊的心胸,要能夠容人容物,寵辱皆忘,保持良好的膳食習慣,不吸煙,少飲酒,少吃鹽,避免發胖。另外,要定期進行體格檢查,測量血壓,特別是家族中有高血壓病史者,更要定期檢查,以便及早發現高血壓,早期給予治療。
患了高血壓的病人,除了請醫生進行藥物治療以外,還應該進行積極的自我調治。
(1)自我保健首先可以安排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消除緊張因素,保持血壓穩定的活動。如種花草、養鳥養魚、聽音樂、學書法、繪畫、釣魚等,均可陶冶情操,寧心怡神。
(2)按摩保健。按摩頭部,用兩手食指或中指擦抹前額,再用手掌按擦頭部兩側太陽穴部位,然后將手指分開,由前額向枕后反復梳理頭發,每次5--10分鐘。按摩頭部可以清頭目,平肝陽,使頭腦清新,脹痛眩暈消減,頭部輕松舒適,血壓隨之下降。此外還有擦腰背、點血壓點等法。如擦腰背是用兩手握拳,用力上下按摩腰背部位,每次3-5分鐘,具有補腎強腰,舒通經脈,降低血壓的作用。血壓點在第六頸椎兩側5厘米處,點穴按壓可以通經活絡,降低血壓。
(3)洗腳敷藥。晚上臨睡前,用溫水洗腳泡腳,洗泡過程中可以揉按腳心涌泉穴,揉搓腳趾,洗后用藥粉(牛膝30g、吳茱萸5g,其為細末,分10次外用),醋調后以膠布外敷于足心,第二天早晨除去。洗腳敷藥具有補肝腎、平肝陽、引火歸原的作用,對頑固性高血壓有效。
(4)倒捏脊俯臥位。請家屬或助手從大椎向腰部方向捏脊。用兩手食指和拇指沿脊柱兩旁,用捏法把皮膚捏起來,邊捏邊向前推進,由大椎起向尾骶腰部進行,重復3-5遍。倒捏脊法可以舒通腎脈,降低血壓。
(5)揉肚腹。病人仰臥,用兩手重疊加壓,按順時針方向按揉腹部,每次3--5分鐘。揉肚腹可以疏通腹氣,健脾和胃,調節升降,有降壓的作用。各項自我保健均應堅持長期進行,才會有明顯效果,尤其對治療后鞏固療效,功不可沒。
高血壓病人飲食宜清淡而有足夠的營養,少吃肥甘厚味,如動物內臟、蛋黃、動物油等,應吃植物油,如花生油、菜籽油、豆油等,可進食蛋清、豆制品等以補充營養。芹菜、胡蘿卜、西紅柿、黃瓜、冬瓜、木耳、香菇、洋蔥、海帶、大蒜、莧菜、土豆、絲瓜、芋頭、茄子等蔬菜和蘋果、香蕉、西瓜、荸薺、山楂等瓜果具有降壓或降血脂作用,可以多吃一些。小米、高粱、豆類、白薯等也可多吃,對高血壓有好處。
來源:陜西中醫。